公益團隊齊聚“云植樹”活動 處處“志愿紅”澆灌“希望綠”
日期:2025-04-15 19:54 來源:蘭州晚報

“土要壓實,水要澆透!”在蘭州烈士陵園,播綠者的雙手與堅實的鐵鍬碰撞出春日的生機。平安擔保甘肅分公司的志愿者、甘肅省食品檢驗研究院的“舌尖守護者”們、北京八中蘭州分校的學子、青年志愿者、雷鋒車隊與公益團隊齊聚于此,以“志愿紅”澆灌“希望綠”。從扶正樹苗到壓實土壤,從揮灑汗水到靜待成長,這場植樹行動不僅為荒山披上新裝,更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哲思深植心間——育人如育樹,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一代代青年與綠意共綿長,以行動賡續紅色血脈。
眾人攜手共植“英雄林”
已經連續五年參與“云植樹”活動的平安擔保甘肅分公司今年如約而至,他們身著明亮的橙色志愿馬甲,將樹苗運到栽種點后,相互協作,挖坑、鏟土、扶苗、澆水。“志愿橙”和“生態綠”交相輝映,在明媚的春光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平安擔保甘肅分公司人事培訓部經理蔡卿表示,五年間,平安擔保甘肅分公司黨建林遍布武威八步沙、蘭州馬家山等區域,數百株小樹承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未來,他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目標,通過支持綠色金融項目、開展綠色公益等方式,推動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踐行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以生態綠意緬懷革命英烈,以責任擔當守護隴原凈土。”又一次來到蘭州市烈士陵園植樹播綠,甘肅省食品檢驗研究院的“舌尖守護者”們看著眼前翠綠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作為食品安全戰線的守護者,他們始終秉持嚴謹態度與專業精神,筑牢“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安全防線,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甘肅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副院長茍變麗說:“履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職責的同時,我們積極投入隴原生態屏障建設,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統治理理念,肩負守護生命根基的時代使命。”
用心用情培育時代接班人
“土要壓實,水要澆透!”烈士陵園內,鐵鍬與土石的碰撞聲劃破薄霧,北京八中蘭州分校的一名學生正扶著一棵柏樹苗。在他身后,還有50余名學生和他一樣,用稚嫩的雙手將樹苗栽入土中。該校帶隊的團委副書記、道德與法治教師牟文杰望著新栽的云杉感慨地說:“植樹的意義遠遠超越了簡單的樹苗栽植,它象征著播種與生機,表達了我們對美好環境的深切期許,也代表北京八中蘭州分校學子用行動詮釋保護環境的堅定承諾,展現的是北京八中蘭州分校‘著眼于未來,著力于素質’的教育價值追求。”師生們希望這片綠色的原野,連通著學子們的成長,一起扎根于這片土地。
植樹需要樹苗豎直栽種,把土壤壓實,澆灌水源,然后靜待其成長,育人亦是如此。多年來,蘭州市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幫扶團通過扶心、扶志、扶技、扶智模式,對有自卑自閉自殘以及不良習慣的孤困兒童進行幫扶,今年已經是他們第二次帶著孤困兒童參與植樹活動了。“作為老師,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們體驗到勞動的快樂,激發大家植綠愛綠的熱情,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和小樹一樣,健康平安,茁壯成長。”龔萍老師看到大家干勁兒十足,不由得心生感慨,并在現場為大家拍照記錄,加油鼓勁兒。
蘭州交通大學鐵道技術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大學生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將汗水揮灑在山野間。大學生志愿者李彥旗說:“一棵棵樹苗象征著生機和希望,我們當代大學生也要如樹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迎風挺立、不懼困難。”
“志愿紅”裝點“生態綠”
微風輕拂,新栽的小樹隨風搖曳,為原本荒蕪的空地增添了一抹充滿生機的“希望綠”,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美的風景則是忙碌于其中的“志愿紅”。
“作為雷鋒車隊的出租車駕駛員,參與植樹活動后,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體會。”今年是奔馬雷鋒車隊第11次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隊長蘇彪說:“植樹造林不僅改善生態環境,更是在心靈深處種下公益的種子,也是傳承雷鋒精神的生動實踐。未來雷鋒車隊也會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金城增添更多綠色。”
“中國好人”、蘭州中志協紅十字救援隊隊長張建欣帶領團隊,發揮應急救援志愿者的專業性,承擔起本次活動的車輛引導、秩序維護等工作,“今年是團隊第五年參加‘云植樹’活動,能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植樹播綠、服務市民群眾,就是對先烈精神的最好傳承。”張建欣說。
蘭州益路同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身著藍色馬甲,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他們不僅自己積極參與植樹,還耐心地指導著身邊的市民和學生,確保每一棵樹都能種得規范、穩固。蘭州益路同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陳軍表示:“種下‘英雄樹’,告慰英烈魂,只要每個人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公益植樹中來,蘭州會變得越來越美。”
作為本報多年的公益伙伴,愛心企業貨拉拉蘭州分公司一直是最給力的愛心“駛”者,本次活動中,貨拉拉蘭州分公司全程承擔勞動工具、公益物資的運送工作,為活動提供了堅實的運力保障。愛心車隊穿梭在倉庫與植樹現場之間,一趟又一趟地將這些物資安全、高效地運送到指定地點,為活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這棵小樹是我種的,去年剛種下的時候,就到我胸口這么高,經過一年的生長,已經比我還高5厘米了。”市民薛長明特意來到去年植樹的地塊,看著眼前茁壯成長、滿目蒼翠的樹林感慨著。
小樹長得快,離不開管護員們的辛苦付出。“早上剛種完,當天下午我們就把噴灌系統搭設在了植樹片區,根據不同樹種對水分的需求定期澆灌。經過一年的管護,去年種下的小樹平均長高了30厘米,成活率超過95%。請種樹的朋友放心,我們一定能把愛心樹養護好。”蘭州市烈士陵園苗木管護人員楊師傅介紹。據了解,今年蘭州市烈士陵園將繼續做好樹苗栽植后的養護工作,確保“種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綠一片”。
■記者手記
植樹護綠,“益”路同行。一株株新綠的順利栽植,離不開一群群志愿者的悉心護佑。植樹活動中,57歲的中志協應急委蘭州減災服務部副隊長張興勝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他每天不辭辛苦在活動現場奔波2萬多步,身上還隨時背著好幾斤重的AED急救設備。“有事請找紅馬甲”成了張隊長掛在嘴邊的話。
多年來,晚報公益持續順利開展,離不開一支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志愿隊伍。分發鐵鍬、卸運樹苗、植樹示范、秩序維護,每一場“云植樹”活動的現場,紅色、橙色、深藍、淺黃匯集成一片多彩海洋,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共同譜寫了一曲春季植樹護綠最強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旭東 王星明 任澤昕 張丹 周靖博 見習記者 包玉霞 文/圖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為守護而行”公益活動走進和田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