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特色農產品加速出口海外
貨輪停泊在新加坡巴西班讓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2023年9月8日攝)。新華社發(鄧智煒 攝)
新華社重慶3月11日電(記者伍鯤鵬)10日上午,一輛滿載著15噸午餐肉罐頭的卡車從重慶市合川區發出,這意味著重慶肉類罐頭食品首次成功出口新加坡。
此次出口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及中新關際合作實現,重慶市共有兩家企業獲得了認證許可,獲準出口的產品包括豬肉、禽肉、牛肉、羊肉及蛋類等5種動物源性罐頭產品。
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副局長孫熙勇表示,2025年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實施10周年,中新雙方通力協作,成功推動重慶動物源性產品監管體系首次通過新加坡地區準入認證,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再添成果。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是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農業領域近年來成為了項目合作的重點之一。在該框架下,中新雙方積極實施中新(重慶)農業合作計劃,通過對接國際農產品進出口標準,打通了成渝地區特色農產品出口新通道,已助推云陽菊花、忠縣忠橙等農產品通過新加坡首次出口國際市場,累計實現貿易額超2.3億美元。
中新雙方還共同打造了農產品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幫助成渝地區的特色農產品打通海外市場,建立國際市場銷售網絡,目前已覆蓋企業超過33000家。此外,重慶引進了淡馬錫獨資企業信達雅,共享新方跨境貿易平臺,幫助重慶、東南亞200家農產品企業打造國際品牌形象、建立海外渠道、開拓海外市場。
在項目的帶動下,東盟已成為成渝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僅重慶全年與東盟的進出口額就達到1177.9億元,同比增長13.8%。重慶市農產品集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國勝表示,農產品對新加坡實現出口,將帶動企業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體系,幫助企業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更好發展。
重慶海關副關長王忠文說,重慶海關未來也將繼續依托“一帶一路”和中新(重慶)互聯互通項目,進一步推動更多的重慶乃至成渝地區的特色農食產品走向世界,讓世界品味“重慶味道”。
責任編輯:王健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