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揭牌
日期:2025-06-22 17:48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記者劉微)6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彭金輝,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饒權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共同為中心揭牌。
彭金輝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更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紐帶。中國社會科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要加快構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自主知識體系,努力打造專業智庫,建設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積極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饒權表示,理論研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成立,對于更好凝聚核心優勢、團結全國學術力量、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必將發揮重要作用。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團隊用好中心平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大的理論和人才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徐文華致辭,副所長安德明主持開幕式。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田青、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朝戈金、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教授黃永林、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蕭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毛巧暉分別作主旨演講。會議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與中國經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人類文明交流互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數字環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四個專題論壇,來自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會研討。
與會學者認為,自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卓有成效,一大批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得到有效保護,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初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撐。“‘承’載經驗,‘前’瞻未來,‘啟‘迪思想,‘后’繼有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心副主任意娜在閉幕式總結發言中表示,讓我們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攜手并肩,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承辦,《民族文學研究》編輯部協辦。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