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精準施策 天津市津南區助力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日期:2025-10-28 20:41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李方冰)食品安全是民生之基、產業之要,關乎群眾身體健康與區域經濟活力。近年來,天津市津南區緊扣轄區“城區商圈繁榮、社區業態多元、中小食品主體集中”的實際,以市場監管局為核心力量,聯動各鎮街打出“準入提效、監管提質、服務惠民、助企升級”組合拳,通過創新機制、精準發力,破解食品行業發展痛點,構建起“監管有精度、服務有溫度、產業有活力”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為區域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前置核查少跑腿,破解許可準入“堵點”
“原以為辦食品經營許可證要反復整改,沒想到工作人員提前上門指導,從提交申請到拿證只用了3天!”在津南區海棠街經營餐飲店的周先生,對區市場監管局的“餐飲場地預先核查”機制贊不絕口。
此前,因部分食品經營主體不熟悉許可標準,常出現經營場所布局不合理、設備配置不達標等問題,導致核查反復、開業延期。針對這一“準入痛點”,津南區市場監管局以海棠街道市場監管所為試點,創新將“后置許可”轉變為“預先核查”,實現核查、提醒、改進、服務“四個在先”,有效解決了市場主體在選址、規劃等各環節的“急難愁盼”問題,實現了審批關口前移,極大降低了經營風險。
該機制實施以來,海棠街道市場監管所已開展場地預核查286次,頒發食品經營許可證251個。津南區市場監管局將“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理念進一步優化為“服務超前一公里”,不僅為餐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優化營商環境探索了新路徑。
包保責任壓緊實,筑牢屬地監管“根基”
為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津南區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包保責任制,將全區17816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按風險等級劃分為A、B、D三類,對應配備區級、鎮街級、村居級三級包保干部共1353名,實現“主體全覆蓋、干部全下沉、責任全壓實”。包保干部不僅是“監督員”,更是“服務員”,在督導過程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幫扶”:針對中小餐飲門店變質或超期食品清理不及時、衛生存在死角等常見問題,及時指導商戶整改,確保問題“發現即解決”。截至目前,津南區包保督導已完成一輪全覆蓋,發現問題總數6414個,督導整改率將近100%。


除了日常督導,包保干部還將食品安全普法宣傳融入基層治理。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咸水沽鎮在益華里社區設置“食品安全成果展”展示食品安全監管成效,同時解答群眾關心的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雙林街聯合各社區開展食品安全主題知識講座,針對老年群體易受虛假宣傳誤導的問題,講解保健食品消費陷阱,幫助老年人掌握食品安全相關常識和技巧,有效提高了老年群體的食品安全意識,真正實現“屬地責任落地、群眾素養提升”的雙重成效。
精準幫扶大橋道,助推品牌“走出去”
“多虧了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我們的元宵餡有了企業標準,廠房布局改得更合理,現在不僅品質穩了,也為大橋道元宵走出天津輻射華北奠定了堅實基礎!”天津市大橋道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由衷感謝津南區市場監管局的“一企一策”。
大橋道食品是津南區本土知名食品企業,主打元宵、月餅等節令食品,其手工元宵因口感軟糯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近年來受限于“元宵餡無統一標準、產品保質期短、廠房布局適配性不足”三大痛點,難以擴大生產規模與銷售范圍。津南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天津市大橋道食品有限公司產品“走出去”的需求,多次與企業交流座談,了解產品保質期短的難點堵點,從產品品類性質、生產過程控制入手組織專家幫助企業制定《大橋道元宵餡企業標準》,指導企業就生產工藝修改廠房車間布局,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為企業產品“走出去”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不僅要守住食品安全底線,更要主動為企業解難題、謀發展,讓本土品牌煥發更大活力。”津南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監管科負責人表示。
從“預先核查”簡化準入流程,到包保責任制壓實屬地責任,再到“一企一策”幫扶大橋道食品升級,津南區始終立足區域實際,以“精準施策”破解食品行業痛點。這種“監管與服務并重、政府與社會聯動、扶優與治劣并行”的模式,既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線,也激活了產業發展活力,讓本土企業煥發更強競爭力。未來,津南區將繼續深化食品監管創新,推動監管更精準、服務更貼心、助企更有力,為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王健
下一篇:沒有了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