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nj43n"><p id="nj43n"></p></em> <em id="nj43n"><source id="nj43n"><dl id="nj43n"></dl></source></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江西上饒四十八鎮:千畝巖茶開采忙 生態茶旅叩開共富門

          日期:2025-04-22 16:45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茶山青翠,茶香漫野。4月20日,一輛輛滿載“黃觀音”武夷巖茶的貨車駛入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四十八鎮巖霧農業生產基地,轟鳴的搖青機與忙碌的采茶人,共同拉開2025年春茶開采的序幕。

           
                  在“共品佳茗,共享春韻”春茶采摘啟動儀式現場,巖霧千畝巖茶基地內秩序井然。老農人楊學春正領著10余名工人操作采茶機。“初次使用機械采摘的茶青老梗、老葉較多,但經過2到3年的連續采摘后,茶青品質反超人工采摘。”他向眾人解釋道,“采下的茶青要及時運達加工廠進行加工,縮短貯運時間,這樣才能保證茶葉的品質。”

           
                北面茶山上,種植戶葉文武正興致勃勃地向游客講解巖茶的品相特征、種植技藝以及背后的故事。面對筆者詢問,他信心十足:“今年預計總產6000斤,其中肉桂品種長勢喜人,品質上乘。銷售就靠‘兩條腿’——本地抖音大V‘北山陳支書’帶貨,再借武夷山‘東風’打開福建市場。”他還算起了增收賬:借力“全民養生熱”和純天然種植口碑,年收益有望突破50萬元。

           
                  近年來,四十八鎮錨定茶產業升級,通過“基地提質+品牌鍛造+茶旅融合”組合拳,擦亮“廣信巖茶”金名片。該鎮積極引進上饒市巖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與武夷大紅袍技藝傳承人展開合作,在葉塢坑自然村建成千畝巖茶基地,種植大紅袍、黃觀音、老樅、水仙、肉桂、金牡丹、黃玫瑰、白雞冠等高品質武夷巖茶品種。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總種植規模達5000余畝,首期投入1500萬元已完成茶苗種植3000余畝,配套種植了馬家柚、桃樹、楊梅等果樹3000余株。預計3年后,該基地可產巖茶茶青60萬斤、成品茶6萬斤,帶動周邊7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村集體經濟年增10萬余元,百余戶脫貧戶捧穩“茶飯碗”。(夏玉紅 張艷)

          責任編輯:冬東

          上一篇:“光伏+倉儲”,?陽光新能源攜手京東打造零碳園區新樣本!

          下一篇:沒有了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