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湯加火山噴發將導致全球氣溫下降 造成中國夏季雨帶偏南
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洪阿哈阿帕伊島的火山猛烈噴發,此次可能是3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湯加島嶼火山噴發后,對于全球以及我國的氣候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歷史上火山噴發后曾出現全球氣溫下降
根據氣象資料,1783年冰島的納基火山噴發導致歐洲1783年至1784年冬季氣候異常寒冷;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噴發次年全球平均氣溫約下降 0.4℃至 0.7℃,北半球許多地區遭遇“無夏之年”。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噴發,向平流層注入大量氣溶膠,數月后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 0.5℃……這些事件都證明,火山噴發確實會與全球氣溫下降產生關聯。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與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所長祝從文表示,火山噴發之所以會導致降溫,主要是因為它向大氣層注入了含硫氣溶膠,這些氣溶膠進入平流層,通過減弱太陽輻射強度,從而在大氣層內產生冷卻效應。而具體出現多大的冷卻效應,還得看火山噴發所釋放的二氧化硫的 “量級”。湯加島嶼火山處于低緯度地區,近100年來,有三次大規模低緯度火山噴發,它們噴發后的當年冬季,我國除東北和新疆,其它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
湯加火山噴發或加劇氣溫波動 影響我國夏季降水
祝從文表示,一系列研究表明,此次湯加火山噴發會對未來1到2年全球和東亞氣候很可能產生持續影響,大概會出現0.3℃左右的降溫效應。對于我國而言,歷史統計分析發現,火山活動很可能會增大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的波動幅度,減弱東亞夏季風強度,進而導致我國夏季雨帶偏南。因此,建議將火山噴發的持續影響納入汛期降水預測因子中加以考慮。(記者 任梅梅)
責任編輯:王健